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林昀肖 北京報道 “對于邊緣區淋巴瘤(MZL),此前會依據其診斷、分期、臨床表現、腫瘤負荷和病人意愿進行判斷,在開始治療時對于部分患者,醫生會在一定時間內進行觀察。隨著一些創新藥獲批,也使得一些治療適當提前。MZL患者一旦疾病進展或復發,有可能發展成為侵襲性淋巴瘤,就會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苯?,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大內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朱軍教授,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
朱軍介紹,在此前,幾乎沒有專門針對MZL適應癥的創新藥獲批。不過在近日,諾誠健華(上交所代碼:688428;香港聯交所代碼:09969)宣布,其自主研發的新型BTK(布魯頓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奧布替尼(產品名:宜諾凱?)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奧布替尼由此成為中國首個且唯一獲批針對MZL適應癥的BTK抑制劑。
BTK作為MZL治療的關鍵靶點引起了廣泛關注,目前在中國僅有奧布替尼獲批MZL適應癥。據了解,奧布替尼靶點選擇性高,安全性好,此前已在中國獲批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和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MCL)。
“此次奧布替尼能夠作為BTK抑制劑專門獲批MZL適應癥,值得關注。奧布替尼等新型BTK抑制劑的安全性好,且目前主要為口服,可以為患者長期及在家用藥帶來便捷選擇?!敝燔姳硎?。
MZL分型復雜仍需更多治療手段
據介紹,邊緣區淋巴瘤(MZL)是一類惰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我國第二常見的淋巴瘤,約占所有淋巴瘤的8.3%,主要影響中老年人群,年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呈上升趨勢。經過一線治療后,疾病進展/復發的MZL患者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
對于邊緣區淋巴瘤的致病原因,朱軍介紹,邊緣區淋巴瘤可以分成不同類型,例如胃黏膜相關邊緣區淋巴瘤、眼附件相關邊緣區淋巴瘤,以及淋巴結邊緣區淋巴瘤等,分型較為復雜。同時,不同類型淋巴瘤可能誘發的主要原因也存在差異。例如,目前已明確認為,胃黏膜相關邊緣區淋巴瘤發病,可能與幽門螺桿菌感染(HP)有關。
總而言之,朱軍認為,在邊緣區淋巴瘤的致病因中,感染因素可能占有一定比例。但同時,對具體患者而言,其具體感染原因有時難以判斷,邊緣區淋巴瘤發病部位多樣,形式較為復雜,所以沒有統一或各自明確的癥狀?!坝捎诓煌谋憩F和發病形式,患者應該前往??漆t院,進行相關檢查,通過不同部位的檢查手段進行診斷,診斷后根據治療指南和規范來決定治療方式?!?/p>
“在治療過程中,不同治療手段帶來的毒副反應不同,都需要??漆t生進行區別對待。但總體而言,邊緣區淋巴瘤屬于惰性淋巴瘤,發展相對緩慢,全身癥狀并不明顯,所以不必特別恐懼。很多患者在初期診斷后可以采取觀察等待,也可采用一些比較溫和的藥物或免疫調節劑進行調節,通過患者的反應和癥狀進行個體化選擇?!?朱軍分析稱。
在MZL患者中,關于出現疾病進展、復發困境的患者比例,朱軍坦言,實際上對于MZL的最終轉化情況,目前并無確切數據,對于一線治療,一般先進行觀察,等患者出現治療指征后再開始治療,一線治療的失敗可理解為轉化或成為進展、復發難治的情況,需要更換新的治療方案。
目前隨著國家老齡化程度逐漸加深,朱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包括淋巴瘤等免疫相關疾病的總體發病率上升,會成為必然趨勢?!皩嶋H上,在近10年、20年來,在中國觀察到的淋巴瘤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且與同期其他腫瘤相比,淋巴瘤發病率增長較快,每年增長幅度約在4%-5%。其一方面是由于診斷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發病人數也確實出現增加。隨著發病人數的增加和時間的演變,其出現復發難治的幾率也會增加?!?/p>
同時,朱軍也表示,隨著越來越多新藥被逐漸研發出來,相關干預手段和辦法也會增多,因此,今后對于邊緣區淋巴瘤這一類腫瘤,治療機會可能也會逐漸增多?!按饲?,癌癥患者基本只能通過化放療治療,有明確的毒副反應?,F在,隨著小分子藥物、抗體類藥物等非化療手段的普及,希望在未來能實現無化療制度?!?/p>
BTK抑制劑如何廣泛應用淋巴瘤治療?
目前,可用于治療MZL的創新藥有哪些?朱軍介紹,除奧布替尼外,還有一些B細胞淋巴瘤相關藥物,例如CD20單抗、CD19單抗、CD79b單抗、ADC藥物以及CAR-T細胞藥物等。但同時,邊緣區淋巴瘤的治療經驗積累相對較少,都在嘗試中?!八?,此次奧布替尼能夠作為BTK抑制劑專門獲批MZL適應癥,值得關注。因為此前,幾乎沒有專門針對邊緣區淋巴瘤的適應癥獲批,即使為最常用的CD20單抗,也沒有專門針對邊緣區淋巴瘤的適應癥?!?/p>
BTK作為MZL治療的關鍵靶點引起行業廣泛關注,目前在中國僅有奧布替尼獲批MZL適應癥。在此前,奧布替尼于2020年12月25日在中國附條件獲批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以及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MCL) 兩項適應癥;2021年底,奧布替尼被納入國家醫保以惠及更多患者;2022年11月22日,奧布替尼在新加坡獲批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患者;2023年4月,奧布替尼在中國獲批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
除此之外,正在中國和美國開展以奧布替尼作為單獨用藥或聯合用藥的多中心、多適應癥臨床試驗,如一線治療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 MCD 亞型等適應癥。同時,奧布替尼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突破性療法認定(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R/R MCL),目前已完成患者入組。
奧布替尼等新型BTK抑制劑,在晚期MZL治療中的應用具有哪些優勢?朱軍介紹,其安全性很好,且該類藥物目前主要為口服,比較方便,因此,可以為患者的長期用藥或在家用藥帶來便捷選擇。
BTK抑制劑應用為眾多患者提供在家用藥的便利,而在基層用藥環節中,如何做到規范化和同質化,朱軍認為,在全國使用藥物時應該遵循當前規范和指南是核心問題,且在遵循規范的基礎上,結合病人實際情況和醫生經驗,嘗試創新性的使用方式,并及時總結和推廣。
從國內外目前研究情況而言,朱軍認為,從BTK抑制劑的原理和作用機制來看,其在淋巴瘤中的應用前景較為廣泛,但淋巴瘤的類型太多,如只通過一個接一個適應癥進行臨床試驗,并不現實且難有企業會持續推進?!耙院笕缬袡C會,研究者在發起臨床試驗時,可嘗試多適應癥同時推進,需要一種聯用的方式,獲批適應癥則會越來越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