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3月銀行結售匯租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3月,銀行結匯12956億元人民幣,售匯14053億元人民幣:銀行代客涉外收入39261億元人民幣,對外付款39061億元人民幣。
1-3月合并來看,銀行累計結匯37362億元人民幣,累計售匯38417億元人民幣;銀行代客累計涉外收入101670億元人民幣,累計對外付款99341億元人民幣。
銀行結售匯是指銀行為客戶及其自身辦理的結匯和售匯業務,不包括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規模。結售匯均以銀行視角進行業務描述。其中,結匯是指外匯所有者將外匯賣給銀行,售匯是指銀行將外匯賣給外匯使用者。
銀行結售匯數據與對外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存在一定差異,主要源于銀行代客涉外收款獲得款項,不一定會全部立即結為人民幣;涉外付款所用外匯,也可能來自于客戶賬戶舊有資金。銀行結售匯規模均分別低于對外收付款規模,表明客戶留存外幣規模較大。四項數據環比均保持平穩,則說明企業結售匯意愿并未出現大幅調整,外匯預期較為穩定。
與歷史數據相比,今年3月銀行結售匯與去年基本保持了一致,對外代客涉外收付款規模則小幅增加。2022年3月,銀行結匯16374億元人民幣,售匯14676億元人民幣,結售匯順差1699億元人民幣。銀行代客涉外收入36700億元人民幣,對外付款36044億元人民幣,涉外收付款順差656億元人民幣。在代客涉外收入大幅提高的基礎上,今年3月結匯規模卻明顯減少,表明企業和居民對人民幣匯率后續走勢較為樂觀。
自3月美國銀行業爆發危機以來,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有所走弱,海外貨幣緊縮步伐也明顯放慢。美聯儲在3月議息會議將加息幅度調整為25個基點,強勢美元對人民幣的外部壓力有所減弱。同時,中國經濟持續處于持續的修復之中。消費明顯回升,投資保持穩定,通脹水平保持穩定。需求持續釋放下,經濟顯著走好。在政策并未明顯發力的情況下,3月經濟數據及季度 GDP 增速遠超市場預期,本輪經濟復蘇內生動力較為強勁。
展望后續,在3月進出口數據遠超預期的情況下,出口已進入快速抬升的狀態之中。這也是企業和居民產生未來人民幣匯率保持強勁走勢預期的原因之一。在內外需的共同帶動下,二季度經濟修復或有加速。同時,在去年低基數的支撐之下,各項經濟數據的讀數將進一步提高,進而繼續刺激人民幣走強。
在國內經濟向好的同時,海外特別是歐美經濟仍面臨通脹水平高企和金融系統脆弱性的壓力,歐美經濟衰退可能性仍在。在市場波動率提高和企業經營業績不佳的拖累下,海外金融資產相對于中國金融資產的比價下降,外資流入加速也將支撐人民幣匯率。預計本輪人民幣匯率預期樂觀將繼續自我實現,帶動人民幣匯率不斷走強。
(作者系中國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員)